为提升辅导员育人实效,特别是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识别与干预能力,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一站式”社区“润德赋能”辅导员工作室,于10月17日举办“辅导员应对危机学生处理方式与技巧”主题研讨会。活动特邀学院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王菲教授主讲,党委副书记侯雁伶主持,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
王教授以“危机干预的系统化应对与情感沟通技巧”为题,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加强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跟踪,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危机学生的行为信号与情感需求,并围绕辅导员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学生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情绪低落和自我价值感缺失等心理问题,提出通过观察、倾听、确认、支持、赋能等阶段性策略。同时,引导辅导员在识别和应对学生心理困扰的过程中,同步实现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自我赋能,实现对学生从危机预警到长效关怀的全流程帮扶。在实践模拟环节,王菲教授组织辅导员进行“危机情境角色扮演”,通过换位体验与实操演练,使辅导员在模拟真实场景中掌握情绪稳定技术与边界沟通技巧,强化了应急处理的实战能力。
活动还设置了“互动游戏”环节,各位辅导员分别围绕“学业压力导致的自我否定”“家庭变故引发的心理波动”“网络沉迷背后的逃避心理”等典型危机类型,分享了干预过程中的经验与反思。这些来自日常工作现场的鲜活案例,不仅反映出辅导员在面对不同类型学生心理问题时的应对思路与自我调适过程,也为理解危机学生的复杂心态提供了多元视角,也推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危机响应机制优化。
学院党委副书记侯雁伶在总结中指出,王教授的讲解内容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并鼓励全体辅导员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锤炼心理育人的专业素养,在应对各类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持续积累经验、实现自我成长与专业赋能。
此次沙龙活动既是落实学校党委学工部关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也体现了“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实践创新,为后续提升辅导员应对危机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