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碰撞 爱与爱的传递——山西大同大学心理学专业师生赴市特殊教育康复中心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5 15:59:41 阅读次数:

为加强高校与特殊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让心理学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特殊儿童成长,9月5日,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心理系杨继全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大同市特殊教育康复中心,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在参观与座谈中,感受特殊教育的温暖与力量。

实地参观:触摸特教康复的专业温度

在康复中心老师的带领下,山西大同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走进各个功能教室。感统训练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专注地进行着平衡木、触觉球等训练;言语康复室中,老师正耐心地帮助孩子进行发音练习;艺术疗愈室里,色彩斑斓的画作与手工作品,诉说着孩子们内心的世界。

同学们认真观察着每一个场景,时不时与康复中心老师交流,询问特殊儿童的训练方法与心理状态,将课堂所学的心理学理论与实际场景相结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座谈交流:家长分享见证孩子成长蜕变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与康复中心老师、特殊儿童家长一同来到会议室交流。座谈会上,家长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分享孩子来到康复中心后的变化。这些真实的成长故事,让在场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工作的意义,也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专业探讨:凝聚多方育人共识

康复中心的一线教师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享了特殊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康复训练中的常见难点及解决方案。山西大同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师生们围绕“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家庭支持系统构建”等主题,开展了一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交流学习活动。

交流中,山西大同大学杨继全老师表示,此次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近距离接触特殊教育,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未来,学院希望能与康复中心开展更多合作,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实习实践等活动,让心理学专业更好地助力特殊儿童康复成长。

大同市特殊教育康复中心负责人也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她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能让更多人了解特殊教育,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共同为特殊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此次交流活动,既是一次专业实践的“沉浸式”学习,也是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暖心”对话。它让高校、特教机构与家庭形成育人合力,为特殊儿童的成长注入更多专业力量,也为大同地区特殊教育与心理学专业的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